日夜兼程拉麥稈

發(fā)布日期:2019-09-09   來源:寧海新聞網(wǎng)

看到一則消息,說是農(nóng)民收割麥子后,村干部將嚴查焚燒秸稈,違反者會受到罰款或者拘留。但是,上世紀七十年代,麥稈是可以賣的,我想起了大邱人拉麥稈賣的往事。

1971年,寧波造紙廠在寧海一帶大量收購麥稈,麥稈是造紙的原材料之一。我的老家在力洋公社大邱大隊,在當時,全大隊社員家里,都會在自己家的自留地上種小麥。麥稈也是一筆收入,麥稈曬干后,基本上賣到寧波造紙廠。

那個時候,手拉車是農(nóng)村主要運載工具,我們村的麥稈全部用手拉車拉到寧波賣。10歲那年,我親眼看到大人們拉麥稈出村的全過程。麥稈從地里擔回家后,要重新捆綁,先稱重,50斤一把,麥稈空心,為了減少體積,要捆緊。先用一根麻繩縛著兩根充杠,綁著稱好的麥稈相互交叉,兩個人配合,用力絞緊,絞緊后用劈開的細竹替換麻繩,捆得結(jié)結(jié)實實,每把都有三道細竹捆著。然后再裝上車,一頭縛在一只手拉車腳上,另一頭穿過手拉車鉤,用力抽緊后再固定在另一只手拉車腳上。這樣麥稈疊得高高的,讓手拉車發(fā)揮最大的容納功能。

一般情況下,麥稈上車后不會立即出發(fā),先用短柱拄著,短柱拄在手拉車杠前面的橫檔上,使車輪胎不直接受力。一切準備停當,要約伴同行,至少兩人一組,路上可以相互照應。同村的孔祥德說,當時拉麥稈的隊伍中,他和孔安寶年齡最小,只有19歲。從大邱到寧波近100公里路程,一般都是下午兩三點鐘從大邱出發(fā),日夜兼程,到達寧海要過三個比較長的嶺,依次是坑口嶺、東風嶺、白嶠嶺(當時還沒有隧道),拉車強度非常大?紫榈吕500斤,力氣大的孔萬青拉800斤。上嶺開始時,呈之字形慢慢拉,拉不動了,先暫停一輛,倆人一人拉車一人推車,一輛到嶺頂,再回去拉另一輛。

下嶺的時候也不輕松,要用肩頂住車前橫杠,讓手拉車后拖柴著地,控制速度。關(guān)于后拖柴,大邱人還有個秘密,都采用新鮮的楓樹,效果比干燥的硬樹好,這是大邱人從實踐中得出的妙招。當天半夜能到白嶠嶺頂,休息兩三個小時又開始拉車。到中午吃飯時稍微休息一下,接著拉車。第二天到奉化的大橋,小睡兩三個小時,接著又拉車,第三天中午12點鐘左右能到寧波,排隊等到下午兩三點鐘卸貨完成。整整兩天兩夜高強度的拉車,沒有強健的身體,哪里吃得消啊。

麥稈賣掉以后不會在寧波逗留,又是日夜兼程回家,也是兩人一組。平路時,一輛手拉車反方向疊在另一輛手拉車上,一人拉車,一人躺在下面這輛手拉車上休息,兩人輪流著拉車。中途除了吃飯,不停下來休息。下嶺的時候,兩輛手拉車的車杠頭串在一起,一輛車的車后杠朝前,兩人都坐在后面那輛車上,一前一后,前面的緊握前面那輛車杠頭把握方向,后面的用后拖柴插入車肚檔,控制速度,這樣又快又省力。但是有危險,后拖柴剎車會破壞地面,道班的工人看到會阻止的。第四天的下午兩三點鐘,能回到家?紫榈掠捎趧诶圻^度,回家吃了飯就睡,一覺睡到第二天中午12點鐘。雖然勞累,但將拉麥稈賺來的17.5錢,交到媽媽手里,疲憊感蕩然無存。因為當時國家工作人員的平均月工資,也不過20多呢。

拉麥稈的路上,一般不帶更換的衣褲,出門穿著襯衫和短褲。6月天氣炎熱,一上路就出汗,沒多久衣褲全濕,穿在身上極不舒服。到夜里路上行人少時,有的人會把全身衣褲脫下來洗洗,晾曬在車杠頭上,赤身拉麥稈,白天再穿上。也有把襯衫兩只長袖縛在腰上,遮住下身拉麥稈的。曾有人短褲晾曬在車杠頭上被風吹走,沒有及時發(fā)現(xiàn),一路上只能靠襯衫縛在腰上既當衣服又當褲,非常尷尬。

由于拉麥稈的勞動強度特別大,很多人帶著粽子當飯。當年,這是非常好的主食,只有過年和端午才能吃到粽子,聞著也香,可是6月天,溫度高,粽子容易變質(zhì),第二天就發(fā)白毛了?紫榈驴粗l(fā)白毛的粽,舍不得拋掉,先將白毛咬下來吐掉,粽吃下去,回家以后拉肚子,到力洋醫(yī)院配了抗菌素醫(yī)治無效,長年拉肚子,就自己找來醫(yī)書,拔來草藥吃,竟然醫(yī)好了拉肚子的毛病。也正因為這樣,大隊干部派他去學赤腳醫(yī)生,后來成為鄉(xiāng)村醫(yī)生。拉麥稈將近50年了,大家不記得收購價格是多少,卻仍然記得拉麥稈的價格,是每百斤3.5,當時也不是每戶人家都有手拉車,有的人一年拉兩趟,甚至到別的大隊去拉麥稈。

從1971到1973年,連續(xù)三年,麥稈都是用手拉車拉到寧波賣的,后來拖拉機逐步代替了手拉車長途運輸。1974年開始,就沒人用手拉車拉麥稈到寧波了。但在之后的幾年里,手拉車仍然是農(nóng)村短途主要運輸工具。大邱大隊到1978年水庫移民時,還沒有拖拉機。在當時,寧海有很多地方的麥稈,都是用手拉車拉到寧波賣的。有的供銷社收購后統(tǒng)一雇人拉,有的直接拉到寧波賣。我敬佩拉麥稈人的勤勞,堅強的意志和毅力,更慶幸在當時麥稈的有效利用,使農(nóng)民的麥稈有經(jīng)濟收入,造紙廠、供銷社、農(nóng)民都受益。

現(xiàn)在,國家已明令禁止農(nóng)民焚燒秸稈,最主要是焚燒秸稈時產(chǎn)生大量有毒氣體。當前,寧海農(nóng)民種小麥不多,麥稈的處理沒有大問題。但其他地方仍有大面積的小麥,秸稈如何有效利用,值得人們思考和研究。

責任編輯:張偉

稿件反饋 

中紙網(wǎng)版權(quán)與免責聲明

該文章系轉(zhuǎn)載,登載該文章目的為更廣泛的傳遞市場信息,文章內(nèi)容僅供參考。本站文章版權(quán)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,內(nèi)容為作者個人觀點, 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本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(gòu)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。本站網(wǎng)站上部分文章為轉(zhuǎn)載,并不用于任何商業(yè)目的,我們已經(jīng)盡可能的對作者和來源進行了通告,如有漏登相關(guān)信息或不妥之處,請及時聯(lián)系我們,我們將根據(jù)著作權(quán)人的要求,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(guān)內(nèi)容。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(quán)。

 


 
網(wǎng)友評論
 
 
最新紙業(yè)資訊
訪談
紙業(yè)資訊排行
最新求購
南京中紙網(wǎng)資訊有限公司版權(quán)所有 Copyright © 2002-2020 蘇ICP備10216876號-2 增值電信業(yè)務經(jīng)營許可證:蘇B2-20120501 
蘇公網(wǎng)安備 32010202010716號
視頻號
抖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