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籍修復不得不知的那些手工紙

發(fā)布日期:2020-08-05   來源:中紙網(wǎng)   作者:左慧琴

古籍對現(xiàn)代文明具有重要考古意義和參考價值,前不久,藏于南京圖書館距今300多年的顧炎武手稿《天下郡國利弊病書》部分破損嚴重,古籍修復師正仔細修復中。

說到古籍修復離不開古法造紙,豐富的造紙原料,使得我國古代紙張種類繁多,但用于書寫的主要是麻紙、皮紙、竹紙這三類。

第一種麻紙,原料有苧麻、大麻、亞麻等,主要可分為白麻紙和黃麻紙。白麻紙正面潔白、光滑,背面稍粗糙,有草稈、紙屑粘附。質(zhì)地堅韌、耐久,只要不受潮,不會變質(zhì)。黃麻紙呈淡黃色,一般比白麻紙略厚,性能與白麻紙相似,只是看起來更粗糙一些,但兩者皆宜于書寫。麻類纖維長、紙漿較粗、紙制堅韌、抗老化強,制成的紙易著墨,歷經(jīng)千年也不易變脆、變色,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西晉文學家陸機的《平復帖》用的就是麻紙,是我國國寶級的文物。

第二種是皮紙,以樹皮為原料所造的紙,包括落葉喬木中的楮樹皮、桑樹皮、青檀皮等,主要產(chǎn)地為浙江、安徽、河北等地,著名的宣紙就是皮紙其中一種。皮紙質(zhì)地光滑、細白、且韌性強,受墨性極好,被廣泛用于印書、繪畫,逐漸取代麻紙成為紙中之首。比如南宋廖瑩中世綵堂所刻《昌黎先生集》,就是用桑皮紙印刷,是現(xiàn)存宋刻的珍品。

第三種竹紙,始于宋朝,以南方毛竹、苦竹、淡竹、麻竹等為主要原料,制造竹紙成本低,所以一出世就很快取代了皮紙的地位。竹紙紙薄適中,顏色有黃白兩種,淡黃色居多,故又被稱作“黃紙”,正面平滑,背面稍澀,夾有沙粒和草棍,韌性差而脆,簾紋寬窄都有,不易長存。竹紙價格低廉,多被用于印刻民間傳奇或?qū)嵱妙悤,隨著明清時期市民文化興起,話本故事書籍需求增多,竹紙得到廣泛應用,因此如今流傳的竹紙古籍多以明清刻本為主。

古籍是文化傳承的載體,是古人智慧的結晶,是一個時代的縮影,更是中華文明的寶貴財富。如今古法造紙在現(xiàn)代工業(yè)造紙的沖擊下夾縫求生、瀕臨失傳,希望更多的人熱愛古法造紙,傳承優(yōu)秀文化,讓古本書籍古人智慧久久流傳。

責任編輯:宋清

稿件反饋 

中紙網(wǎng)版權與免責聲明

本文為中紙網(wǎng)資訊中心原創(chuàng),如需轉(zhuǎn)載需經(jīng)我司同意,本網(wǎng)保留追究的權利。
 


 
網(wǎng)友評論
 
 
最新紙業(yè)資訊
訪談
紙業(yè)資訊排行
最新求購
南京中紙網(wǎng)資訊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Copyright © 2002-2020 蘇ICP備10216876號-2 增值電信業(yè)務經(jīng)營許可證:蘇B2-20120501 
蘇公網(wǎng)安備 32010202010716號
視頻號
抖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