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七一”檔電影《革命者》《1921》熱映 銀幕回望百年紅色風華

發(fā)布日期:2021-07-05   來源:光明網-《光明日報》

7月1日,在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來臨之際,電影《革命者》《1921》同期亮相大銀幕,用光影藝術致敬建黨百年。

兩部電影用真摯的藝術創(chuàng)作,探尋共產黨人矢志救國的“心靈原動力”,傳遞革命者前赴后繼的革命精神。

多角度呈現無產階級革命家們的故事

百年前的中國風雨飄搖,卻因為有著這樣一群為信仰為革命、為國家為民族奉獻出光和熱、鮮血與生命的青年共產黨人,讓中華民族最終被光照亮。

《革命者》以李大釗被執(zhí)刑前的生命倒計時作為時間線索,多時空輻射出他積極探索救國之路的熱血歷程!1921》講述了從五四運動到“南陳北李,相約建黨”,再到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的代表們相聚上海,參加中共一大會議見證開天辟地的歷史時刻。不論是以典型人物勾勒英雄群像,抑或是以時間節(jié)點映襯時代主題,兩部電影均聚焦了百年前那段波瀾壯闊、開天辟地的革命史詩,展現出建黨初期無產階級革命家們以青春之我創(chuàng)青春之政黨、青春之中國的擔當。

觀看《革命者》后,中國傳媒大學研究生李欣表示:“以往對李大釗的印象大多停留在課本中,這部電影讓我看到了一個更有人情味的偉人形象。張頌文飾演的李大釗既有游行隊伍前的慷慨激昂、被捕入獄后的坦然從容,也有市井街巷中的談天說地、燈火可親里的柔軟溫情。”透過家人、學生、朋友、普通百姓等人物視角,一個有血有肉的偉大革命者形象逐漸豐滿。

角色質感的形塑離不開細節(jié)的把握和渲染。在《革命者》中,面對絞刑,年輕的革命者們沒有懼怕,反而以談笑風生的方式,在剃頭時調侃“給我剪個五五分唄”“我下輩子還要找個媳婦兒呢”。《革命者》導演徐展雄說:“電影在刻畫革命先驅英勇就義前的情景時,采用了更細膩、更接地氣的表演方式去還原那份不畏犧牲的英勇氣概!边@種生活化的具體表達,反而強化了革命先驅不屈不撓的英雄形象。因為從平凡中來、從真實中來,所以人物更顯生動,精神更覺可貴。

國際視角的融入進一步延伸了影片的價值廣度!1921》生動展現了故事主要發(fā)生地——上海所蘊含的豐富地緣景觀。這座國際大都市的開放氣息、交融氣象和浪漫氣質在青年志士的熱血奔走中向觀眾徐徐呈現。中國文藝評論家協(xié)會副主席王一川表示:“《1921》對現代上海地緣景觀濃墨重彩的刻畫,將這座城市蘊含的美學密碼的感染力釋放出來,帶給觀眾開放、開創(chuàng)、進取等鮮活印象。”

另一方面,影片敏銳地捕捉到中共一大召開中的國際聲音,挖掘到來自共產國際的兩名與會人員——馬林和尼科爾斯基。通過他們的工作介入,以及融入日本共產黨人士遭特務追殺的敘事線索,影片更加全面地呈現出建黨初期的革命史詩。

點燃心中的理想和眼中的光芒

100年前的他們,心懷理想,錚錚鐵骨正青春。100年來的征程,初心未改,夢想已開花結果。

《1921》中,來自五湖四海、平均年齡僅28歲的熱血青年們,突破國際國內各股勢力的監(jiān)控和追蹤,在上海創(chuàng)立了中國共產黨,從此中國歷史進入了新篇章!陡锩摺分,在李大釗的感召下,一大批仁人志士把青春的豪情壯志投入到馬克思主義傳播、中國共產黨建立和新中國建設的征程中。

信仰之光,點燃了青春的理想與激情。星星之火,在青年的志向與實踐中得以燎原。正因為有這樣一群為信仰、為革命、為國家、為人民奉獻出鮮血甚至生命的青年共產黨員,才成就了今日的盛世中國。影片通過講述赤誠的青春故事,引發(fā)與青年觀眾的共情,完成了一場跨越百年的青春對話。

時代在變,初心不變。當面對獲得營救的機會時,《革命者》中的李大釗毅然選擇了放棄,用個體的犧牲喚起國民精神的覺醒!1921》中,最為年輕的幾位代表在初到上海時被繁華吸引,但關鍵時刻還是對革命事業(yè)無比堅定。北京交通大學學生游歡觀影后表示:“他們是一群和我們一樣的年輕人,在最有活力的年紀,不懼迷茫,始終追求希望!

為了得到青年觀眾的青睞,影片運用了年輕態(tài)、藝術化的表達方式,選用與歷史人物年齡相匹配的青年演員,力圖最大限度地還原歷史、貼近真實!1921》導演黃建新說:“我們希望這部電影能給更多年輕人提供一個回望百年征程、讀懂百年初心的機會。100年前,一群和他們年齡相仿的青年滿懷理想和壯志,在國家和民族的危難關頭挺身而出,矢志改變中國的面貌,這能引發(fā)今天年輕人的共情。”

在奮斗不息中奔向下一個美好百年

百年前的革命火種早已在中華大地上落地生根、開花結果,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磅礴景象。在拍攝《1921》的過程中,黃建新意識到:“這些人有超越生命的信仰。100年來,我們黨走過的光輝歲月,就是這樣一群人精神歷程的實踐性體現!闭驹凇皟蓚一百年”的歷史交匯點上,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們崇高的思想精神、真摯的愛國情懷、堅定的信仰信念催人奮進。

革命薪火代代相傳,紅色基因歷久彌新。分享創(chuàng)作的心路歷程時,《革命者》中李大釗的扮演者張頌文表示:“今天的年輕人應該能夠接納我們這個版本的李大釗,能夠通過電影了解我們的先烈是怎樣給我們創(chuàng)造了今天這樣一個國家的,對此我很有信心!

革命先驅的奮斗故事為新時代影視創(chuàng)作提供了用之不竭的創(chuàng)意資源,為講好中國故事、傳播中國聲音提供了豐富的素材。在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副研究員劉黎明看來,“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語境,中國電影更有責任、有義務承擔起培根鑄魂的時代使命,通過光影藝術的魅力弘揚民族精神、記錄偉大時代”。

電影始終是普通人情感釋放的最佳窗口之一。近年來,《我和我的祖國》《我和我的家鄉(xiāng)》《奪冠》等眾多新主流電影生動展現人物命運和家國情懷,通過新的歷史敘述與藝術表達,收獲了越來越多年輕人的關注。在清華大學副教授梁君健看來,“新主流電影創(chuàng)新藝術表達方式,融合多創(chuàng)作風格,贏得了年輕觀眾的喜愛。尊重市場、尊重觀眾的創(chuàng)作理念,為新主流影視作品打開新的市場空間提供了可能”。

這個“七一”檔,《革命者》和《1921》吹響了暑期檔的前奏號角,“七一”之后第二個周末,記錄醫(yī)護群體戰(zhàn)疫故事的《中國醫(yī)生》將于7月9日亮相大銀幕,加入用光影慶祝建黨百年的行列。另外,講述抗美援朝戰(zhàn)爭故事的《狙擊手》《長津湖》等也將陸續(xù)登陸大銀幕。下半年,《無名》《我和我的父輩》等,將接棒“新主流”電影旗幟。

責任編輯:任九

稿件反饋 

中紙網版權與免責聲明

該文章系轉載,登載該文章目的為更廣泛的傳遞市場信息,文章內容僅供參考。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,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, 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本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。本站網站上部分文章為轉載,并不用于任何商業(yè)目的,我們已經盡可能的對作者和來源進行了通告,如有漏登相關信息或不妥之處,請及時聯(lián)系我們,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,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。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。

 


 
網友評論
 
 
最新紙業(yè)資訊
訪談
紙業(yè)資訊排行
最新求購
南京中紙網資訊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Copyright © 2002-2020 蘇ICP備10216876號-2 增值電信業(yè)務經營許可證:蘇B2-20120501 
蘇公網安備 32010202010716號
視頻號
抖音